窝囊废:新时代男性魅力

    来源:人气:168更新:2024-03-15 00:38:08




    最近的国产影视剧讨论区,出现了一个初看令人费解的现象:雷佳音也有大批老婆粉了。

    而雷佳音获得女性群体如此垂青的原因——简单来说——就是因为他出演过一系列不得志的中年男性形象,以顶级“窝囊废”形象砸在了广大女性观众的心坎上。


    比如他在《第二十条》里饰演中年检察官韩明,活脱脱一个中年“受气包”:儿子见义勇为反而被打遭控诉,工作上领导不和被波及,办案也窝窝囊囊。


    再比如《人世间》里的周秉坤,一个酱油厂工人,在哥哥姐姐学霸的光环下,即使他懂事孝顺,一人担起家庭的重担,却还是被父亲认为是没出息的“周家老疙瘩”。


    雷佳音不是偶像型,但那张有些皱巴巴的脸、带点迷茫无措的眼神,和耷拉着的眼角眉梢,却让女性观众内心涌起一股值得咂摸的怜爱之情,以至于有人形容其长相是:讨喜的怂包样


    故此网友们表示:窝囊废真是是雷佳音的统治区

    就算今年春节档,雷佳音在《热辣滚烫》中饰演的昊坤,从剧本来看并不讨喜,但这样的渣男人设在雷佳音“窝囊感”的加持下,竟也变得没那么可恶。


    甚至,我发现“窝囊废”型男性角色并非雷佳音的专属,这样的人设在影视剧中被女性观众大量挖掘、采集和欣赏,竟有种变成新型性魅力的趋势。

    这段时间里“窝囊废”狠狠霸占了热搜,成为男明星新赛道,在赛道里还有亚种划分:有钱的窝囊废、白领窝囊废、妈宝型窝囊废、极品窝囊废……


    “窝囊废”不再是一个带有负面色彩的形容词,而是一个能够精准匹配各种场景、值得深挖、富有层次的魅力点。


    浅析“人夫感”、“窝囊废”与“Beta男”

    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“窝囊废”都能让女观众喜欢,“窝囊废”走红的核心魅力在于一种“为了跟你好好过日子不惜忍辱负重”的“委屈人夫感”。无独有偶,在演艺圈沉默许久的白客,前段时间就是以“人夫感”改头换面,重新出现在社交媒体的讨论中。

    在《女士的品格》里,老婆下班他做饭,老婆无暇顾及家庭他从不埋怨。妻子身为女强人,为了工作希望能偷偷领证,他也欣然接受,陪妻子演好这段“地下恋情”。


    在喜剧黑马《年会不能停!》里,他又变成一款兢兢业业的 K8 职场人,面对加班文化,他声称自愿,面对新上任的“关系户”下属,他点头哈腰。看似如鱼得水,实则脏活累活一个不落。


    后面主角三人为检举工厂贪腐问题在天台对峙,他说:“我也委屈,我也有家人,我工作丢了我家人怎么办?”

    一个务实顾家的人夫形象跃然于眼前,观众纷纷表示:这样的男人才是好男人,甚至在白客的“委屈”中,感受到了一丝被击中性癖的兴奋。


    但想有“人夫感”,不光得有角色加持,演员本身也得有“那味儿”。如果用一个词去概括“人夫感”和“窝囊废”的外在特征,那就是“没有威胁感”:你可以聪明,但最好是大巧若拙型,你可以有点帅,但最好自己别这么想。

    白客就曾诚恳地做过一番自我评价:“我肯定不算帅,但肯定是不丑的,还是在标致的范围之内,还是长得很中肯,对社会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威胁感。”


    “霸道总裁”早已过时了,它成了一种旧的坐标,比照着“霸道总裁”,一些女观众将“人夫感”拟人为“霸总身边的医生朋友”

    不站在权力高位,不参与高浓度的爱恨情仇,没有充满“爹味”的雄性气息,只是尽职尽责的功能性角色,外貌、能力处于适当区域。


    除了白客和雷佳音,更有大量男明星挤入赛道。被“普通又自信”打碎的男性魅力,正被“窝囊废”和“人夫感”重新建立。


    更有人用ABO设定,来试图锚定“窝囊废”和“人夫感”的性格魅力:在 ABO 设定中,Beta 缺乏性吸引力,主要展现的是一种弱势的、不掌控资源和权力的男性形象,往往在以生殖结构分配权力的 ABO 世界里充当毫无天赋的普通人。

    但男子气概的退后,给了男性魅力更多的想象空间,在具体的日常情境里,Beta男竟然也成了性转版“好嫁风”,是一款“适合过日子、忠诚无害且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优质男性”。



    当爱情需要信念感

    我们开始迷恋安全的“Beta 男”

    “你在热恋,他在诈骗。” —— 《鹦鹉杀》中这句经典的 slogan 完美地概括了当下国产影视剧中爱情叙事的现状:浪漫爱迅速失效,爱情存在不可见的风险,于是只能暂存于想象之中。


    像《鹦鹉杀》这样,掀开爱情黑盒子的电影密集涌现出来,《消失的她》中,富家女李木子爱上穷小子何非,最终引狼入室,惨遭丈夫谋杀。何非在获得女方提供的社会资源后,一心跻身权力与名利的争斗场,爱情和妻子都是可以轻易抛弃的筹码。

    在女性观众看来,《消失的她》的故事梗概不再是渣男落网的悬疑剧,而是“江浙沪独生女因为恋爱脑所引发的一桩惨案”,属于“科教片”。


    人们对为爱情献身的女性形象不再理解,唯有“恨铁不成钢”,同样,也不再同情迷途知返的男性形象,自我奉献不再指向理想的爱情,而沦为危险的前奏。


    而这种危险爱情叙事流行的背后,是我们对没有现实根基的浪漫爱情本身失去了“信念感”。

    暗流涌动的爱情太虚无。《燃冬》上映后,观众纷纷表示不知道主角三人在干什么,三个人之间隐秘情愫被网友辣评为无病呻吟。神秘的情欲之作最终演变为抽象的“燃冬”文学。


    跨越阶级的爱情太愚蠢。观众不相信《我的人间烟火》式的浪漫,只能从女主社会地位的“向下兼容”中感到深深的焦虑与不安。男主给女主煮了一碗粥,女主表达感动,这样的桥段在社交网络上被翻译为“富家女被自恋男洗脑”的“一碗粥文学”,网友们将男主对女主角不耐烦的神态语言逐帧解读,试图证明里面根本没有爱情存在。


    而从外在条件看不相匹配的爱情根本不能让人相信。《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》中,最出圈的莫过于一句台词:“这也能吃得下,你真的饿了”。男主宋洋出轨的小三不如原配年轻漂亮,大家只觉得“这不可能”,完全无法理解使这场出轨成立的其他因素。

    一个现象是,过去我们将浪漫爱情剧中的“爱情”当作故事展开的前提,天然地全盘接受,而现在,我们首先习惯去验证自己是否能信服这份“爱情”存在的条件,才允许自己去接受后续的故事。

    而与此相辅相成的,是在女性意识逐渐觉醒的当下,女性在恋爱关系中的放低自我和过多投入也常会被冠以“娇妻”、“恋爱脑”、“好嫁风”的标签,社交媒体上更是尤为严苛,至少在言语层面,女性的低姿态是不被鼓励的。

    社交网络的性别议题呈现出巨大的分野,很多女性还没能清晰地意识到自身被困何处,就被“尊重祝福”的口号淹没,陷入更加多面的困局。



    一面是被击碎的浪漫爱滤镜,一面是“不婚不育保平安”的互联网宣言,一些异性恋女性们发现,当她们在女性意识中向前一步,反而会在亲密关系中陷入更加艰难与迷茫的局面。

    真的封心锁爱是不太可能的,大多数人都无法决绝地离开过去固有的关系,新的社会结构与性别秩序又太过遥远,在“新”与“旧”交织的舆论场中,我们只能期待有这样一群男人 ——

    他们在择偶市场和职场中都不能有太多“掌权感”,甚至有点“受害者”的气息,于是可以稳稳立在“无害”的安全区域里,下了班给你做四菜一汤,在公司受气但绝不会忘记你叮嘱要买的东西,哪怕生气了也会默默关注你的一举一动……女性顺理成章地爱上他,不用思考是否背离了女性独立,也不用想方设法去证明这份爱的合理性。

    更进一步说,他们没有被厌女文化侵蚀、同样感受过父权秩序的压力,因此与危险的男性气质割席。

    我们不再相信浪漫爱,但又有沉溺于爱情的需求,那么,这些抹去男子气概的男人,让女性的沉溺变得“合理合法”了。




    如果去简单概括Beta男走红背后的女性心路历程,那便是: 理想中的亲密关系已经悄然转变,女性强烈地希望更替过时的性别剧本,重新构建理想爱情范本,来填补内心的情感空缺。

    在Beta男的剧本中,他将女性的身心愉悦放在了主体位置,主动担任情感劳作的角色,仿佛这样就能抹掉爱情的危险性,让爱情在“合理”且“安全”的前提下发生。

    而一旦满足了“合理”和“安全”两大难题,女性充沛的情感动能可以补足爱情叙事需要的各种要素,Beta男的性魅力一触即发。

    “即便他只是在打工和做家务,也帅得莫名其妙。”




    换句话说,过去影视剧中的大量男性形象,是将男性阳刚与柔情的反差情色化了,具有雄性气概的男性出于爱意的示弱,被奉为爱情发生的明证,而处处温柔体贴的男性,一般只能沦为终被辜负的男二。

    而现在,我们无意于故意设置虐心的情境,以便从各个角度观摩和验证爱情本身,还不如直接把男性角色放置在日常生活的需求里,想象他在买菜、在加班、在被老板骂,将他身上的“打折标签、工位便利贴和一只又一只的签字笔”构建成另一种情色。

    一种更日常、更有利己主义色彩的情色。

    //作者:斯威特

    //编辑:caicai,烧鸡

    //设计:咸

    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请勿转载

    Copyright © 2020-2021 

    统计代码